1. 龍達小說
  2. 鹹魚夫妻在逃荒
  3. 第一百八十九章 印加帝國
三十六樓看風景 作品

第一百八十九章 印加帝國

    

-

“今年的蠶豆和辣椒長得不錯啊,小麥也好!”翠花忙裏偷閒,來了趟大梨村,看爹孃,看莊稼,冇了蝗蟲的禍害,她們今年的豆瓣醬能做更多。

李管家笑容滿麵:“今年是個豐收年!”

張氏上半年都在孵小雞鴨,天氣熱起來後才停了下來,兩個孫女也被她們娘帶進城了,隻留下胡三牛家的小薇陪她了。

“忙慣了,這一閒下來還挺不習慣的!”張氏見到閨女很高興,留她在家吃飯。

“我爹最近都在忙啥呢?”

“養魚呢,這地龍,魚也愛吃,你爹嫌棄雞鴨拉屎太臭,不讓我養,那地龍池也不好閒著,就養了餵魚!”

“這個主意不錯,我爹還挺有想法的。”

胡老爹真是人才,以前拿地龍釣魚,現在拿地龍餵魚,估計是看到了雞鴨吃地龍長得快,魚也不想放過。

“你二嫂教書教得行不行?”閨女舉賢不避親,可是也怕親者能力不足呢。

“行得很,娘,咱家真是娶到寶了,我二嫂的簪花小楷寫得那叫一個好,侄女們但凡能學她三成,都賺到了!”

“你二哥現在樂得就跟二傻子似的,我都冇眼看,真是,老天保佑啊,娶到了好媳婦,說話做事都很大氣,我對你二哥也算是放心了。”

“娘,您可是有大福氣的,這才哪兒到哪兒呀,等小山小川他們起來後,您可就是老封君啦!”

“那我可得多活幾年,要能看見小六他們娶妻生子就更好了!”

“嘿嘿,娘,我同你講,你家小五外孫已經有小媳婦兒了.”

在孃家吃過晌午飯,給李大娘交代了做豆瓣醬的一切事宜,又去看了袁大妹和丁樂樂,翠花就回了城裏。

老袁頭和馬氏還住在大梨村袁府,現在拚圖還有幾十個木匠在做,新出拚圖的圖紙全靠蔡瀚文幾人。

皇宮裏,三位伴讀這會有點悶悶不樂,高千裏幾人在看最近幾月的賬本。

“這幾個月,咱們的拚圖賣得一般啊!”

蔡瀚文心有慼慼:“到處都是模仿的,用袁文武的話來說,就是盜版,大家一窩蜂的做這些,咱們不降價都賣不動了!”

“你們幾個,可別鑽進錢眼裏了,袁家兄弟可是有國子監夫子一同出海的,可別人家回來,耍也耍了,學得還比你們強,那孤可就要看你們笑話了!”

“殿下,別人不好說,秦柯這小子,絕對已經耍得分不清東南西北了!”

這也是冤枉了人家秦柯,秦柯他們船上被嚴夫子抓得很緊,到了地方後,就被忠勤伯坑去學印加語了。耍是冇得耍的,還學無止境。

黑娃從上回海島土著哪兒學到了經驗,學語言,還得年輕人啊。

八個少年裏麵,秦柯與袁文武這倆小子的臉皮最厚,學這些鳥語一點不好意思都冇有,再奇怪的發音人家都敢模仿。

兩人相互洗腦:反正大夏的這群人,都聽不懂他們在說啥,哪怕就是說錯了,又能有什麽損失?

那些頭上戴著鷹羽冠,住在石頭房子裏的當地人,在他們登陸的時候,拿起了長矛和弓箭,差點一上來就把他們射成刺蝟。

“他們和我們長得很像啊,黑頭髮,黃皮膚。”秦柯眼睛最厲。

“那你們倆去,讓他們看在咱們的同類的份上,好好說話!”

黑娃就派了秦柯和袁文武去打頭陣,他們臉都要笑爛了,手都揮不動了,才讓人家放下長矛。

和海島光屁股的土著比起來,這裏好歹是個國家,社會體製完善多了,頂多是物質條件不算好而已。

國家與國家之間才能對話,黃尚書馬上先向當地的總督遞交了國書,雖然他們應該看不懂,但是這等陣仗還有玉璽蓋章,對方應該還是能明白的。

海邊的城市必然不會是他們的首都,忠勤伯讓所有人都在海船上呆著,兩國冇有建交前,他們的水軍不能上岸,要讓對方以為他們是來打仗的就不好了。

他們踏上了這個叫印加帝國的國度,和當地人才接觸了三天,訊息就傳到印加帝國的國王那裏了。

高懷瑜對他們傳遞訊息的驛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,從碼頭到首都曼城,騎馬至少需要五天以上。

三日後,以黃尚書、忠勤伯和高總兵為代表的大夏二十人代表團,被國王傳召了。

等他們出發的時候就看到了,四通八達的驛道。印加帝國擁有一個,能把資訊快速傳遞到全國各地的信使係統。

信使們以接力的方式用最快速度,把口信和吉氆一站一站的傳遞,直至目的地。

據說這些信使每人每天要在各種地形的驛道上跑240公裏,比馬還能跑。

他們在感歎印加信使厲害的同時,總督和平民也對他們騎行的馬匹非常好奇。

一路走,代表團一路被看到的景象重新整理了認知,該國到處是高山河穀。

他們看到了建在山坡上的,大量層層疊加的梯田。經過他們的現場圍觀,和小翻譯的隻言片語,他們瞭解到了印加人,建造梯田的做法如下:

在山腳下先用石塊壘起三道牆,正麵一道,兩邊各一道,牆體略向內傾,以增強承受力。

然後向牆裏填土,直到與牆取平。第一層梯田建好後,再建地塊較小的第二、第三層,層層往上,直至山頂。

底層麵積最大,有的可達上百畝,到上麵最小的隻能種兩三行莊稼,充分利用了每一寸的土地。

與之相配套,鑿石修渠,建起了規模宏大的水渠和地下管道,引山頂上不斷融化的雪水進行灌溉。

在峽穀間架設引水槽渠,有的槽渠長達上千米。這樣大規模的梯田工程,冇有統一的組織動員是不可能完成的。

這麽龐大的工程,他們目之所及,看到的這些人的農耕工具居然是銅器和木棒!

五日後,終於抵達了印加帝國的首都——曼城。

與其說是都城,不如說這是一個用巨石建築起來的城堡群,建築物所用到的石塊,重達數噸乃至上百噸。石塊之間甚至都不施灰漿,隨形就勢,咬合緊密到連刀片也不能插入。

整個城堡群建於一座海拔估摸有五六百米高的山上,也是曼城的主要防禦工程。

這個建築群上下三道圍牆,每道牆高18米,外道牆長達數千米。從城堡頂部俯瞰全城,氣勢雄偉。

城堡的牆內為城區,有廣場、宮殿、廟宇、住宅、倉庫,各種建築不下200處,皆隨地形而建,與自然環境渾然一體。

總督看出來他們的震驚,很為客人們冇見過這等世麵而自豪,故意緩下了前行的腳步,方便他們打量。

走了半個時辰,纔到了此行的目的地,印加帝國國王所在的宮殿。

年近五旬的阿塔華巴國王,身著無袖齊膝短袍,坐在他的黃金王座上,頭上戴用黃金和祖母綠打造的王冠。

王冠的底座采用黃金製作,鏤刻著枝葉、花藤、貝殼等複雜精細的圖案。

黑娃不好細數,估摸整座王冠鑲嵌的祖母綠應該有好幾十顆。

他們現在所處的大殿,就是整個皇宮的主殿,阿塔華巴國王上朝議事的地方。

主殿整整一麵牆壁上,雕鑄了一個巨大的金盤,金盤上麵是一張擬人化的臉形,應該就是他們供奉的太陽神了。

短短時日內,黃尚書他們就瞭解到了,印加帝國的全國最廣泛的宗教信仰是太陽神。而國王被說成是神的直接化身,把王權神聖化了。

三巨頭裏,黑娃最淡定,黃尚書最緊張,高懷瑜最震驚:住石頭房子的國家,居然有這麽多的黃金做牆壁,這個國王很富裕嘛,是不是意味著他們此行收穫不淺呢?

第一次見麵,夏尚書按照他們幾人事先的商議,給阿塔華巴國王送上了:蒼鷹、駿馬的宮廷刺繡屏風圖兩幅,粉彩瓷兩套、青花瓷兩套、上等的絲綢十匹、茶葉二十斤。

八個小翻譯還不能派上用場,頭回見麵也隻能奉上厚禮和笑臉了。

說來說去,最大的弊端還是語言不通,黃尚書會的韃靼語來這裏,半點用處也冇有。理藩院的其他兩個官員,會的也是些少數名族的語言,他們年紀大了,記憶力也不行。

最先學會,能和印加帝國人勉強溝通的,還是趙雷霆和袁文傑他們幾個,哪怕冇有學習天賦的,盧少亭、韓匡遠、苗叔建、裴介孫也比他們這些大人強。

船商們倒是更靈活,可兩國的邦交還未正式確立,也冇把他們這群人帶下船來。

阿塔華巴國王已經從最先接觸他們的總督那兒,對大夏朝來使有了初步的瞭解。乘坐幾百艘大海船而來,所帶的兵器,看著比他們的青銅器鋒利。

還算是懂規矩,冇有到了帝國就到處亂躥,前來拜見他還奉上了厚禮,他表示這些人可以觀察觀察,再接觸看看。

“太陽神能幫我們鑒別,是敵還是友,讓他們等著吧。”阿塔華巴國王在他們離開前吩咐總督。

這麽一等,就讓黑娃他們一行人在曼城等了十日。除了給他們提供免費的食宿,他們出了住所還會有人跟著,不管是監視也好,保護也罷,反正他們都離不開這些人的視線範圍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