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龍達小說
  2. 葉無道 林軒
  3. 第6161章 九陽合一(新年快樂)
林軒 作品

第6161章 九陽合一(新年快樂)

    

-

崇禎二十三年五月二十五。

寧遠河南岸,明軍營地前方矗立起數十座高約四五丈的土山。

從開始挖土堆山到結束,明軍總共用了三天三夜。

之所以用了這麼長時間,主要是因為人手不夠。

並不是缺人,而是要控製同時乾活的人數。

防止在挖土堆山的時候被建奴炮擊,產生較大傷亡。

可即便這樣,明軍前前後後也損失了百餘人。

有的被建奴火炮擊中身亡,有的中暑不治,還有一些人在晚上乾活時扭傷摔傷喪失了活動能力。

好在土山已經建成,接下來輪到明軍反擊。

平遼大軍中軍行轅內,王永吉挺著胸膛,腰板比桌板還要直。

一眾將領分列左右,等待訊息。

不多時,傳令官來報:“啟稟總督大人,據探馬的訊息,建奴已經拔營起寨,把營地和主力部隊同時向北轉移。現在寧遠河北岸除了少量建奴探馬外,其他的什麼都冇有。”

“好,退下吧!”王永吉揮手示意傳令官下去。

等傳令官走後,王永吉看向在場的將領:“諸位,建奴已經被我軍的紅夷大炮嚇得後退數裡。此時的寧遠河北岸已經冇有了敵軍,也渡河了吧?”

“請總督大人下令!”眾將齊聲迴應。

得到眾將的迴應後,王永吉心裡踏實了許多。

他開始籌劃大軍作戰計劃,並根據計劃轉移部隊。

翌日清晨。

明軍開始集結。

明軍的計劃是在寧遠河上遊渡河。

為了吸引敵軍注意力,王永吉安排黃得功在中遊的河對岸炮轟寧遠城,並佯裝渡河。

吃完早飯後,黃得功的兵馬在寧遠河中遊南岸集結。

大軍距離河岸還有一段距離,不在建奴火炮射程之內。

黃得功站在一處掩體後麵,手拿千裡眼看向寧遠城。

城牆上插滿了旗幟,根本看不清有多少兵力。

副將翁之琪湊上前問:“大人,炮兵已經準備好了,待會...怎麼打?”

“怎麼打?”黃得功淡淡一笑:“往死裡打!”

“太好了!”翁之琪猛拍大腿,“上次建奴入關可憋屈死我了,這次終於能打翻身仗了。”

“彆高興的太早!”黃得功提醒,“建奴也有紅夷大炮,咱們夠的著他們,他們也能夠的著咱們。”

(崇禎隻是改良了鑄炮方法,由之前的泥模鑄炮改為鐵模鑄炮。鐵模鑄炮的優勢是成本低,對火炮效能的提升並不多。在曆史上的明末,隻有大明朝廷,八旗兵,以及澳門的葡兵擁有紅夷大炮以及鑄炮技術。)

“大人放心,”翁之琪舉起手指向土山:“我讓人在火炮周圍佈置了由木頭和泥土組成的掩體,可以抗住炮彈轟擊。”

“那就好,炮壞了可以再造!炮兵要是冇了短時間內可訓練不出來!”

黃得功拿著千裡眼又看了一會後,隨後他指著寧遠城說道:“翁之琪。”

“末將在。”

“傳我軍令,開炮轟城!”

“是!”翁之琪搶過傳令官手中的軍旗,開始揮舞。

明軍在寧遠河中遊堆了十二座土山。

每座土山上放置了五門紅夷大炮,每門火炮旁邊都有六到八個炮兵。

隨著翁之琪令旗揮舞,土山上的明軍立刻忙碌起來。

他們先是用最快的速度裝填完畢,然後把擋在前麵的旗幟撤下。

緊接著開始瞄準試射。

轟,一聲炮響。

碩大的實心彈飛躍寧遠河,砸向城牆。

咚的一聲。

炮彈砸在城牆根部,發出劇烈聲響的同時,整個城牆微微一震。

土山上負責觀察的炮兵放下千裡眼吼道:“短了,炮口上揚半寸!”

“是!”炮兵們迅速將火炮複位,重新裝填。

城牆上的八旗兵被突如其來的炮聲嚇得打了個激靈,躲在城牆垛口後麵向遠處看。

“快稟告王爺,明軍正在集結,似乎準備渡河!”一個將領喊道。

話音剛落。

另一門紅夷大炮試射出的炮彈砸在城牆上,嚇得八旗兵紛紛低頭。

不等他們抬起頭,

數十枚炮彈從空中劃過,砸向城牆。

在劇烈的聲響和震動中,塵霧升起。

嗆的八旗兵不停咳嗽。

“快,快開炮反擊!”

城牆上的炮兵冒死跑到火炮旁邊,裝填、瞄準、開炮。

轟隆!

炮聲如雷,響徹天際,震撼大地。

硝煙瀰漫中,炮彈在空中呼嘯而過。

城外的動靜立刻引起了豪格的注意。

他本想親自登上城牆觀察戰場,可是被明軍密集的炮彈勸退。

七十多門紅夷大炮射出的炮彈雖然精準度一般,但帶來的震懾感十足。

冇人敢頂著彈雨往城牆上爬。

豪格膽子雖然足夠大,但作為一軍主帥,不能冒這種風險。

一個親兵深吸一口氣,沿著台階快速跑上城牆。

不多時,親兵又跑了下來。

“城南什麼情況?”豪格問。

“回...回王爺,明軍已經在南岸集結完畢,正在渡河!”-